《说文解字》540部首探源解读 11-4
11-12) 仌(bing-1):
《说文》:仌,笔陵切。冻也。象水凝之形。凡仌之属皆从仌。
古文字写作‘ 或 或 ’,像北方寒冷冬天融化的雪水滴在地面上层层冻结后的样子,象形。
滴水成冰 层层冻结后的冰坨 仌 象形 图片来自网络
华夏地处温带,有鲜明的四季气候。冬天的雪花伴随着寒冷的北风,的确是恶劣的自然情况。雪停之后,一片银装素裹。太阳照向大地,会使积雪融化。
位于高处的雪融化后,水滴不断滴在地面,在寒冷条件下会凝冻成坨形冰冻,‘仌’便是这种‘坨形冰冻’的形象摹画。早期文字是用刀契刻,因此笔画成直形。
由‘仌’所组汉字多与其本义及‘寒冷’的引申义相关,现代汉字位于组字左边时写作‘冫’。如:凝、冻、寒冷、凛冽、凉、凌等。
添加‘水(shui-3)’为‘冰(bing-1, 或 )’,以此会意表示:其是水在低温情况下凝结而成的固体。《荀子·劝学》: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。
冬(dong-1, 或 或 ):早期字形像两端系有疙瘩的绳索,以此表示:终了、终端的意思。后添加‘糸(mi-4)’显明‘物品及材质-绳索’为‘終(zhong-1, -简:终)’。‘冬’为‘终’的初字。又添加‘仌’以此表示:一年最后的终了季节名称-冬季。
绳索终端的结扣可有效避免绳头松散 冬-终 图片来自网络
11-13) 雨(yu-3):
《说文》:雨,王矩切。水从雲(yun-2,简:云)下也。一象天,冂象雲,水零其间也。凡雨之属皆从雨。‘ ’,古文。
古文字写作‘ 或 或 ’,上面的‘一横’表示天上的云,下面的小‘丶’正是‘雨滴’不断地从天空中落下时的景象。如《说文》:雨,水从雲下也。一象天,冂象雲,水零其间也。其本义就是‘雨水’-从云层降向地面的水。这是因为:云层里的小水滴增大到不能悬浮在空气中时,就下降成为雨。
天空中落下的水滴 雨 图片来自网络
‘雨’是上古文献中出现最频繁的汉字之一。现在可看到的甲骨刻辞遗存中,关于‘雨’的卜辞少说也有几千条,可见‘雨’及‘商王占卜求雨’的重要性。进入农耕社会后,农作物收成的多寡与‘天时’有着很大的关系,而这里的‘天时’又更多地体现为‘风调’和‘雨顺’。丰沛的雨水才能使农作物丰收成为可能。
由‘雨’组成的汉字大多与其本义相关,且‘雨’多处于组字的上方成为‘雨’字头。
添加意为‘物体数量众多’且表声的‘畾(lei-2)’为‘靁(lei-2, 或 或 )’。早期的‘畾’像电闪雷鸣,以此表示:下雨时伴随闪电、滚滚不断的靁声。现代汉字简省写作‘雷’。
下雨天的电闪雷鸣 靁-雷 图片来自网络
需(xu-1, 或 或 ):下面的‘而’是‘人体形象’的讹变。组字为:人正在‘沐浴’的样子,其为‘濡(ru-2, )’的初字,又添加了‘水-氵(shui-3)’。古时祭祀礼神,主持仪式的‘司礼’须沐浴斋戒,以示虔诚。这样神灵才会佑护人们的‘需求’。因此,‘需’为人们对‘司礼者’的称呼,后来添加‘人-亻’写作‘儒(ru-2)’。
霸(po-4, 或 ):下左为表示‘把兽皮扒开并褪皮’的‘革(ge-2)’,下右为‘月亮’,上面的‘雨’字头表示‘乌蒙蒙、覆盖’的含义-同‘覀’字头(‘霸’又写作‘覇’)。组字意为:在大幕遮盖的夜晚月亮初现,即:农历初二、三夜晚的‘初月’。其又写作‘魄’。这种天象是自然规律,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,因此衍生出:强迫、霸(ba-4)道的含义。
商周青铜器 多字体铭文 霸 图片来自《甲金篆隶大字典》
11-14) 雲(yun-2):
《说文》:雲,王分切。山川气也。从雨,云象雲回转形。凡雲之属皆从雲。‘ ’,古文省雨。‘ ’,亦古文雲。
古文字写作‘ 或 或 ’,早期字形上面为古文字‘上(shang-4)’,以表明‘云’所处的方位,下部以蜷曲文笔像‘云气’的回旋、翻腾。二者相合,正如天空一团在回旋气流中翻转流动的‘云气’形象。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地气上为云。
天空中翻滚的云团 云(象形)-雲-云 图片来自网络
后来随着人们对自然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入,也逐渐了解了‘云’的生成原理。俗话说:云是雨的头,因此,专门在‘云’字的上部添加了‘雨’字头,写作‘雲- ’。
古华夏传统云纹图案 雲-云 图片来自网络
但其具体运用还是有区分的:凡指天空中的云朵,一般写作‘雲’;而表示人们说话时产生的气流,则写作‘云’。现代汉字统一写作‘云’,恢复了其最初的简明字形。
天空中的云朵数不尽,因此有‘多、众多’的引申义。如《诗·齐风·敝笱》:齐子归止,其从如云。云彩是在天空之上,因而又有‘高、高远’的延伸义。如《庄子·大宗师》:黄帝得之,以登云天。
‘雲’为从‘雨’、从‘云’组成的会意形声字,其简省字形又恢复了早期的样子。后不再单独作为部首。现代汉字的‘云’可在‘二’字旁或难检字中查阅。
11-15) 魚(yu-2):
《说文》:魚,语居切。水虫也。象形。魚尾与燕尾相似。凡魚之属皆从魚。
现代汉字写作‘鱼’。古文字写作‘ 或 或 ’,为一条‘头上尾下,左右各有鱼鳍’的‘鱼身’侧面形象摹画,象形。与象、豕、犬等早期字体一样,这是个竖写的字形。
头上尾下 左右各有鳍 魚(象形)-鱼 图片来自网络
鱼为水生脊椎动物,种类极多。其体温会随外界温度而变化。一般身体侧扁,有鳞和鳍。用鳃呼吸。自古以来,人们对‘鱼’的需求和感受可谓很多,如:有名的‘鱼与熊掌’的对比。
商周青铜器 多字体铭文 魚 图片来自《甲金篆隶大字典》
‘鱼’在古时人们食谱中,占据着重要位置。捕鱼相对于猎取其他野兽,风险和难度小得多。并且‘鱼’的种类多,数量大,易烹饪,味道好。因此,作为远古先民食谱中的一部分,足以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。需要注意的是,‘魚’字下面的笔画为‘鱼尾’的形象摹写,不是‘火-灬(huo-3)’。
‘鱼’的本义为‘水中生长的鱼类’。由其所组汉字大多与其本义相关,且数量众多。如:鲤、鲔、鲨、鳗、鳍等。
鲁(lu-3, 或 或 ):下部意为:孵化地、巢穴。组字以此表示:像‘洄游’的鱼类忘不了出生地。周公子嗣封国名为‘鲁’就有这层含义。‘洄游’路上,有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。因此,‘鲁’字引申有‘鲁莽’、‘粗鲁’的含义。
冲破千难万险的洄游 鲁 图片来自网络
鳏(guan-1, 或 或 ):添加的字形以‘眼睛流出血水’表示‘受到伤害’。‘鱼’有双目,一只眼睛受到伤害看不见,只剩一只可用。引申指:孤单。后特指‘鳏夫’-即:无妻或丧妻的男人。
添加意为‘闪闪光亮’并表声的‘粦(lin-2)’为‘鳞(lin-2, )’。以此表示:鱼身体表面生长的、有绚丽色彩的小薄片-鱼鳞片。
注:拼音后面的1,2,3,4分别表示声调:阴平,阳平,上声,去声。读音为轻声的不标注。
11-12) 仌(bing-1):
《说文》:仌,笔陵切。冻也。象水凝之形。凡仌之属皆从仌。
古文字写作‘
滴水成冰 层层冻结后的冰坨 仌 象形 图片来自网络
华夏地处温带,有鲜明的四季气候。冬天的雪花伴随着寒冷的北风,的确是恶劣的自然情况。雪停之后,一片银装素裹。太阳照向大地,会使积雪融化。
位于高处的雪融化后,水滴不断滴在地面,在寒冷条件下会凝冻成坨形冰冻,‘仌’便是这种‘坨形冰冻’的形象摹画。早期文字是用刀契刻,因此笔画成直形。
由‘仌’所组汉字多与其本义及‘寒冷’的引申义相关,现代汉字位于组字左边时写作‘冫’。如:凝、冻、寒冷、凛冽、凉、凌等。
添加‘水(shui-3)’为‘冰(bing-1,
冬(dong-1,
绳索终端的结扣可有效避免绳头松散 冬-终 图片来自网络
11-13) 雨(yu-3):
《说文》:雨,王矩切。水从雲(yun-2,简:云)下也。一象天,冂象雲,水零其间也。凡雨之属皆从雨。‘
古文字写作‘
天空中落下的水滴 雨 图片来自网络
‘雨’是上古文献中出现最频繁的汉字之一。现在可看到的甲骨刻辞遗存中,关于‘雨’的卜辞少说也有几千条,可见‘雨’及‘商王占卜求雨’的重要性。进入农耕社会后,农作物收成的多寡与‘天时’有着很大的关系,而这里的‘天时’又更多地体现为‘风调’和‘雨顺’。丰沛的雨水才能使农作物丰收成为可能。
由‘雨’组成的汉字大多与其本义相关,且‘雨’多处于组字的上方成为‘雨’字头。
添加意为‘物体数量众多’且表声的‘畾(lei-2)’为‘靁(lei-2,
下雨天的电闪雷鸣 靁-雷 图片来自网络
需(xu-1,
霸(po-4,
商周青铜器 多字体铭文 霸 图片来自《甲金篆隶大字典》
11-14) 雲(yun-2):
《说文》:雲,王分切。山川气也。从雨,云象雲回转形。凡雲之属皆从雲。‘
古文字写作‘
天空中翻滚的云团 云(象形)-雲-云 图片来自网络
后来随着人们对自然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入,也逐渐了解了‘云’的生成原理。俗话说:云是雨的头,因此,专门在‘云’字的上部添加了‘雨’字头,写作‘雲-
古华夏传统云纹图案 雲-云 图片来自网络
但其具体运用还是有区分的:凡指天空中的云朵,一般写作‘雲’;而表示人们说话时产生的气流,则写作‘云’。现代汉字统一写作‘云’,恢复了其最初的简明字形。
天空中的云朵数不尽,因此有‘多、众多’的引申义。如《诗·齐风·敝笱》:齐子归止,其从如云。云彩是在天空之上,因而又有‘高、高远’的延伸义。如《庄子·大宗师》:黄帝得之,以登云天。
‘雲’为从‘雨’、从‘云’组成的会意形声字,其简省字形又恢复了早期的样子。后不再单独作为部首。现代汉字的‘云’可在‘二’字旁或难检字中查阅。
11-15) 魚(yu-2):
《说文》:魚,语居切。水虫也。象形。魚尾与燕尾相似。凡魚之属皆从魚。
现代汉字写作‘鱼’。古文字写作‘
头上尾下 左右各有鳍 魚(象形)-鱼 图片来自网络
鱼为水生脊椎动物,种类极多。其体温会随外界温度而变化。一般身体侧扁,有鳞和鳍。用鳃呼吸。自古以来,人们对‘鱼’的需求和感受可谓很多,如:有名的‘鱼与熊掌’的对比。
商周青铜器 多字体铭文 魚 图片来自《甲金篆隶大字典》
‘鱼’在古时人们食谱中,占据着重要位置。捕鱼相对于猎取其他野兽,风险和难度小得多。并且‘鱼’的种类多,数量大,易烹饪,味道好。因此,作为远古先民食谱中的一部分,足以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。需要注意的是,‘魚’字下面的笔画为‘鱼尾’的形象摹写,不是‘火-灬(huo-3)’。
‘鱼’的本义为‘水中生长的鱼类’。由其所组汉字大多与其本义相关,且数量众多。如:鲤、鲔、鲨、鳗、鳍等。
鲁(lu-3,
冲破千难万险的洄游 鲁 图片来自网络
鳏(guan-1,
添加意为‘闪闪光亮’并表声的‘粦(lin-2)’为‘鳞(lin-2,
注:拼音后面的1,2,3,4分别表示声调:阴平,阳平,上声,去声。读音为轻声的不标注。
点 击 调病扬升寻妙缘:
点 击 调病扬升寻妙缘:
觉湛圆澄世界,悟开明德亲民。智行命运与共,慧止舍得安心。
点 击 以下 历史好文 寻妙缘:
详情可咨询:一明老师13598164837(微信号同)